对于Crypto而言,前方的道路已经明确——不再徘徊于主流之外,而是融入主流世界,甚至成为其核心部分。
10月29日,当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,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到这一高度的上市公司时,加密行业从业者们感到深深的震撼。这不仅因为英伟达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总值(4万亿美元),更因为它所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世界的边界,寻找增量价值。而Crypto却常常被视为陷入零和博弈的泥潭,许多人不仅未能从中获利,反而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。
AI行业的热点话题集中在无人驾驶、机器人、生命医药、太空探索等领域,探讨如何通过技术重塑这些行业的价值。然而,正如一位加密KOL所言,加密行业每天讨论的内容却是猫、狗、青蛙、中文Meme、谁上了币安Alpha、哪个名人点赞转发了……热闹之后,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。
山寨币与Meme浪潮的一次次破灭,或许会让从业者逐渐认清方向。只有将Crypto与科技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,它才能拥有更加持续和长久的未来。让Crypto成为科技创新的载体,而非投机者的乐园。
更为现实的问题是:当美元稳定币的市值达到2500亿美元(美元流通量约为25000亿美元),比特币市值超过2.2万亿美元(黄金市值为27万亿美元),币安的日交易量达到1000亿美元(纳斯达克的日交易量约为5000亿美元)时,Crypto已经没有退路,唯有成为主流本身。
一:用区块链技术重构全球金融体系
稳定币正逐步替代法定货币的传统操作系统;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在蚕食纳斯达克等传统证券交易所的市场份额;比特币正成为继黄金之后的全新全球价值锚点;以太坊等公共区块链正尝试取代Swift,构建全新的国际价值流通网络……从货币市场到证券市场,从黄金市场到国际贸易,再到支付体系,加密货币正在全面重塑金融世界。
在这一过程中,加密行业自身也在不断进化:
- 稳定币正向“去中心化稳定币”演进,继USDT和USDC后,出现了Ethena等去中心化稳定币项目。
- 加密货币交易所正朝着“去中心化交易所”发展,在币安和Coinbase等中心化交易所蓬勃发展的同时,Uniswap、Phantom和Hyperliquid等去中心化交易所也相继崛起。
- 比特币市值已接近黄金市值的十分之一。
-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以太坊视为新的国际贸易结算网络。
每一个领域的每一次进步,都是科技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改变与重构。
互联网曾彻底重构了全球金融体系,而区块链正在推动第二次系统性变革。
加密货币已逐渐走出边缘金融系统的局限,融入甚至有望超越主流金融体系。它在多个领域的开创性进展已占据主流金融系统的十分之一份额。
例如,美元稳定币的市值恰好占流通中美元的十分之一(前者约为2400亿美元,后者为2.4万亿美元);比特币市值占黄金市值的十分之一(前者为2.2万亿美元,后者为27万亿美元);币安的日交易量约占纳斯达克日交易量的十分之一(前者现货交易量约为300亿美元,现货与合约交易量约为1000亿美元,后者约为5000亿美元)。
二:像早期的纳斯达克一样,成为边缘科技公司的摇篮
早期的纳斯达克,就像如今的币安等加密货币交易所一样,是“垃圾股”盛行的平台。
最初,纳斯达克并非如纽交所般专注于蓝筹股交易,而是主要服务于中小型股票、科技股和未上市公司股票,提供报价透明化和电子撮合交易服务。而当时的纽交所仍依赖人工喊价和交易大厅系统。
早期的纳斯达克也并非如今的“高大上”,在1970-1980年代,纳斯达克市场充斥着各种骗局,几乎与《华尔街之狼》中描写的“粉单股票市场”无异,到处都是“垃圾股”和被操纵的便士股。
小李子饰演的Jordan Belfort正是那个混乱时期的典型代表,他擅长推销垃圾股,比如电影中提到的那家“Aerotyne International”——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航空公司。他的原话是:
“先生,我这有一家公司正在研发革命性航天技术,投资者名单里有波音的人,NASA都在关注。您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吧?”
大量纳斯达克股民买入这种粉单股票,就像如今加密市场中的媒体和KOL:
“先生,这是极具革命性的x402协议代币,关注这个协议的公司包括Google、Visa等,Coinbase都在躬身入局。您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吧?”
然而,很多代币背后根本没有实际存在的公司。
直到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科技股热潮后,随着微软、苹果、英特尔等大型科技公司上市,纳斯达克才逐渐成为主流交易所,并最终获得今天的地位。
2004年,纳斯达克的日均成交量首次与纽约证券交易所(NYSE)相当。从1971年成立,到1980年苹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,再到2004年首次超越纽交所,纳斯达克用了整整33年时间。
在这漫长的过程中,纳斯达克也曾迷失,但它最终迎来了苹果、微软、英特尔、英伟达等互联网与高科技公司的成长,成为如今最主流的股票资本市场。
纳斯达克的成长历程或许能为加密从业者提供启示:要专注于Crypto交易市场自身的独特优势(公平发行、全球流通、早期用户空投持股),正如纳斯达克初期的优势(报价透明化和电子撮合交易)。不要害怕早期市场的乱象,正如纳斯达克早期的垃圾股盛行,正如当前加密市场的山寨币与Meme盛行。
Crypto的未来在于那些能够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司。正如纳斯达克依赖苹果、微软、英特尔、英伟达一样,加密货币市场将依赖Tether、Ethereum、Polymarket、Hyperliqui、Farcaster、Chainlink等公司和组织。而绝大多数山寨币与Meme终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。
纳斯达克的日交易量为数千亿美元,而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的日交易量已达数百亿美元。从交易量来看,加密货币交易所超越纳斯达克,成为新的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,并非遥不可及。
一个交易市场之所以成为传奇,是因为它汇聚了全球绝大多数科技创新公司。这里不仅是资本流动的场所,更是科技进步的脉动;它承载着世界最新的生产力,也承载着全球最大的投资热情。
三:Crypto终将告别“Meme时代”,迎来“Iphone时刻”
币安的日交易量已经达到纳斯达克的十分之一,美元稳定币已占流通中美元的十分之一,比特币市值接近黄金市值的十分之一……Crypto的下一步,只有一条路,即成为主流世界本身。
幸运的是,纳斯达克早期也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交易市场,苹果电脑的前二十年也只是为边缘爱好者和发烧友设计的产品。当时,没有人想到它们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。
1980年苹果诞生,而直到20年后互联网革命的浪潮才正式掀起。纳斯达克也是在2004年才首次超越纽交所,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交易市场,真正融入主流世界。
如果没有苹果、微软等底层基础设施公司的建立和完善,互联网公司与AI公司根本无法大规模崛起。正如当前的以太坊、Tether、Solana、币安、Hyperliquid等公司一样,它们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的成长与完善仍需时间。只有等待它们完全成熟的那一刻,Web3革命才会真正到来,像亚马逊、Facebook、抖音这样的Mass Adoption产品才会井喷式涌现。
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概念,它不仅覆盖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,还包括电脑、手机等基础设施公司,以及应用最新技术的资本市场如纳斯达克,最终影响所有实体企业。同样,Crypto也是一个庞大的概念,它不仅涉及加密货币公司,还涉及底层技术设施协议和公司,如Hyperliquid、Binance等应用最新技术的资本市场,也终将催生新的应用型公司并广泛影响实体企业。
科技是推动人类生活质量持续跃升的终极法宝。而Crypto的未来,注定将与科技深度融合,甚至成为下一代科技的载体与代名词。
